• 进入"运维那点事"后,希望您第一件事就是阅读“关于”栏目,仔细阅读“关于Ctrl+c问题”,不希望误会!

Linux文件系统目录标准介绍(FHS)

系统初识 彭东稳 9年前 (2015-08-11) 28944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我们知道在Linux中一切皆文件,而文件是由文件系统组织存放,但文件系统的组织存放方式也是有标准的。一般只要是一个标准化的Linux发行版系统都会遵循这种标准,不然就太混乱了。而这种Linux文件系统标准就是FHS(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文件系统目录标准,详细介绍可看官网:http://www.pathname.com/fhs/)。FHS采用树形结构组织文件。FHS定义了系统中每个区域的用途、所需要的最小构成的文件和目录,同时还给出了例外处理与矛盾处理。

FHS定义了两层规范,第一层是, / 下面的各个目录应该要放什么文件数据,例如/etc应该要放置设置文件,/bin与/sbin则应该要放置可执行文件等等。因为Linux的开发人员实在太多了,如果每个人都使用自己的目录配置方法,那么将可能会带来很多管理问题。你能想象,你进入一个企业之后,所接触到的Linux目录配置方法竟然跟你以前学的完全不同吗?很难想象。所以,后来就有所谓的文件系统层次标准(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FHS)出台。第二层则是针对/usr及/var这两个目录的子目录来定义,例如/var/log放置系统登录文件,/usr/share放置共享数据等等。

FHS依据文件系统使用的频繁与否与是否允许使用者随意更动, 而将目录定义成为四种交互作用的形态,用表格来说有点像底下这样:

Linux文件系统目录标准介绍(FHS)
●可分享的:可以分享给其他系统挂载使用的目录,所以包括执行文件与用户的邮件等数据, 是能够分享给网络上其他主机挂载用的目录;

●不可分享的:自己机器上面运作的装置文件或者是与程序有关的socket文件等, 由于仅与自身机器有关,所以当然就不适合分享给其他主机了.

●不变的:有些数据是不会经常变动的,跟随着distribution而不变动. 例如函式库、文件说明文件、系统管理员所管理的主机服务配置文件等等;

●可变动的:经常改变的数据,例如登录文件、一般用户可自行收受的新闻组等.

根目录 (/) 的意义与内容:

1)所有的目录都是由根目录衍生出来的(根目录是整个系统最重要的一个目录)。

2)与开机/还原/系统修复等动作有关(由于系统开机时需要特定的开机软件、核心文件、开机所需程序、 函式库等等文件数据,若系统出现错误时,根目录也必须要包含有能够修复文件系统的程序才行)。

3)FHS标准建议:根目录(/)所在分割槽应该越小越好, 且应用程序所安装的软件最好不要与根目录放在同一个分割槽内,保持根目录越小越好.(因为越大的分割槽妳会放入越多的数据,如此一来根目录所在分割槽就可能会有较多发生错误的机会,如此不但效能较佳,根目录所在的文件系统也较不容易发生问题.)

Linux根文件系统下有各级子目录的定义说明如下:

  • /boot – 此目录包含了Linxu系统启动过程所需要的所有文件;关键文件有两个一个是内核vmlinuz-2.6.18-308.el5和系统启动时需要的映像精简版的Linux系统initrd-2.6.18-308.el5.img(在redhat6.0上此文件更名为initrams),以及grub(bootloader)引导程序。
  • /dev – 此目录是设备文件或专有文件的存放位置,在Linux系统上一切皆文件,任何装置与接口设备都是以文件的型态存在于这个目录当中的. 你只要透过存取这个目录底下的某个文件,就等于存取某个装置, 比要重要的文件有/dev/null, /dev/zero, /dev/tty, /dev/lp*, /dev/hd*, /dev/sd*等等。设备文件有两种:块设备(随机访问设备,数据块(如硬盘)),字符设备(线性访问设备,按字符为单位(如键盘))。每个设备都有对应的设备号,分为:主设备号(major)和次设备号(minor)这也是设备文件的设备号;设备文件是特殊文件没有大小只有元数据信息。
  • /etc – 系统主要的配置文件几乎都放置在这个目录内,例如人员的账号密码文件、 各种服务的启始档等等.一般来说,这个目录下的各文件属性是可以让一般使用者查阅的, 但是只有root有权力修改.FHS建议不要放置可执行文件(binary)在这个目录。

/etc/exports – NFS文件系统的访问控制列表,有NFS支持时才有效。

/etc/ftpusers – FTP守护进程的用户访问控制列表。

/etc/host.conf – 决定如何解析域名。

/etc/hosts – 主机名静态信息。

/etc/hosts.deny – 进制访问本机的IP地址列表。

/etc/hosts.allow – 允许访问本机的IP地址列表。

/etc/hosts.equiv – 信任主机列表,作用于rlogin,rsh,rcp。

/etc/inetd.conf – 超级守护进程inetd的配置文件。

/etc/redhat-release – 查看Redhat的发型版本。

/etc/inittab – 用户空间init进程的配置文件。

/etc/issue – 设置登录提示信息,默认有登陆信息和版本号。

/etc/issue.net – 等同于issue。

/etc/redhat-release – 设置登陆提示信息,默认为版本号。

/etc/motd – 用来设置登陆公告信息,默认为空。

/etc/resolv.conf – 设置DNS地址nameserver 127.0.0.1。

/etc/mtab – 记录当前挂载的文件系统。

/etc/sysconfig/i18n – 当前使用的默认字符集。

/etc/fstab – 文件系统的静态信息,保存挂载设备。

/etc/shells – 保存系统可用的shell。

/etc/profile – shell登陆的全局初始化文件。

/etc/services – 记录网络服务名和它们对应使用的端口号和协议。

/etc/rpc – RPC协议定义文件。

/etc/protocols – 网络协议定义文件。

/etc/skel – 保存用户bash的个人配置文件隐藏的(每创建一个用户都会copy)。

/etc/default/useradd – 保存useradd命令操作的配置文件。

/etc/login.defs – 保存创建密码和用户时配置文件如要不要创建家目录。

/etc/sysconfig/network – 保存系统的用户名。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 – 保存网卡信息。

/etc/sysconfig/i18n – 存放LINUX使用的字符集。

/etc/vimrc/ – VIM的配置文件。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 根据MAC定义网卡名称如eth0。

/etc/modprobe.conf – Rhel5.0中根据网卡驱动定义网卡名称。

/etc/rc.d/rc.sysinit – 系统初始化脚本。

/etc/rc.d/rc.local – 系统最后执行的一个脚本文件。

/etc/sysctl.conf – 内核配置文件。

/etc/ld.so.conf – 搜索共享库的目录列表文件。

/etc/ld.so.conf.d/* – 用于系统能识别的库链接。

/etc/rc.d/init.d/* – 系统启动脚本文件。

/etc/passwd – 记录用户信息。

/etc/shadow – 记录用户密码信息。

/etc/group – 记录用户组信息。

/etc/gshadow – 记录用户组密码信息。

  • /home – 用户的家目录,在你新增一个一般使用者账号时, 默认的用户家目录都会规范到这里来,每一个用户的家目录通常默认为/home/USERNAME。
  • /root – 管理员的家目录,除root外其他任何用户没有访问,而root可以随意访问其他用户的家目录。
  • /lib64 – 存放系统函数库和内核模块,系统的函式库非常的多,而/lib64放置的则是在开机时会用到的函式库, 以及在/bin或/sbin底下的指令会呼叫的函式库而已。尤其重要的是/lib/modules/(存放内核模块文件以.ko结尾)这个目录, 因为该目录会放置核心相关的模块(驱动程序)喔。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一般32位操作系统根目录下只有/lib,只有在64位操作系统才会有/lib64目录。但64位操作系统也会有/lib,但只是位了兼容32位系统而已。

Linux中函数库分为静态库和动态库,解释如下:

 静态库:.a结尾(静态编译到单个程序中,程序移植方便但占用内存)。

动态库也称共享库:.so (shared object)结尾(可供多个程序在内存中使用同一个动态库,节约内存)。

比喻:移植ls命令到另一个系统中去,如果使用静态库编译直接,当复制ls命令到另外一个系统上时,就可以直接执行;而使用共享库就需要移植ls命令和所依赖的库文件一并复制过去才可以运行。

  • /media – 挂载点目录,media是『媒体』的英文,顾名思义,这个/media底下放置的就是可移除的装置啦! 包括软盘、光盘、DVD等等装置都暂时挂载于此.常见的档名有:/media/floppy, /media/cdrom等等。
  • /mnt – 挂载点目录,如果妳想要暂时挂载某些额外的装置,一般建议妳可以放置到这个目录中,在早写时候,这个目录的用途与/media相同啦!只是有了/media之后,这个目录就用来暂时挂载用了。
  • /opt – 可选目录,这个是给第三方协力软件放置的目录,什么是第三方协力软件啊? 举例来说,KDE这个桌面管理系统是一个独立的计划,不过他可以安装到Linux系统中,因此KDE的软件就建议放置到此目录下了。 另外,如果妳想要自行安装额外的软件(非原本的distribution提供的),那么也能够将你的软件安装到这里来。不过,我们还是习惯放置在/usr/local目录下。
  • /proc – 这个目录本身是一个『虚拟文件系统(virtual filesystem)』,他放置的数据都是在内存当中, 例如系统核心、行程信息(process)、周边装置的状态及网络状态等等。因为这个目录下的数据都是在内存当中, 所以本身不占任何硬盘空间啊!如果需要更改内核参数就可以更改这个目录的内容系统调优和监控使用的。比较重要的文件例如:

/proc/apm – 高级电源管理信息。

/proc/buddyinfo – buddy算法内存分配信息。

/proc/locks – 内存锁。

 /proc/meminfo – 存储信息。

/proc/cpuinfo – CPU信息。

/proc/filesystem – 支持的文件系统。

/proc/partions – 显示识别的磁盘分区。

/proc/dma – 使用的DMA通道。

/proc/modules – 系统已经加载的模块文本列表。

/proc/diskstats – 磁盘I/O统计信息。

/proc/interrupt – 中断的使用情况,记录中断产生的次数。

/proc/pci – 内核识别的PCI设备列表。

/proc/vmstat – 虚拟内存统计表。

/proc/zoneinfo – 内存管理区信息。

/proc/version – 内核版本。

/proc/uptime – 系统正常运行时间。

/proc/bus/* – 系统中已安装的总线信息。

/proc/[number]/* – 进程信息。

/proc/net/* – 网络各种状态信息。

/proc/sys/* – 内核配置接口(通过这个来修改内核信息)。

/proc/scsi/* – scsi设备信息。

/proc/dirver/* – 驱动信息。

/proc/fs/* – 文件系统特别信息。

  • 后面会对procfs和sysfs这两种特殊文件系统做详细介绍。
  • /tmp – 临时文件目录,能够被任何用户,任何程序访问,一般用来存放程序的临时文件,所以应该定期清理一下。FHS甚至建议在开机时,应该要将/tmp下的数据都删除,临时目录还有/var/tmp。
  • /bin – 存放的都是可执行文件,都是用户命令。系统有很多放置执行文件的目录,但/bin比较特殊,因为/bin放置的是在单人维护模式下还能够被操作的指令。在/bin底下的指令可以被root与一般账号所使用,主要有:cat, chmod, chown, date, mv, mkdir, cp, bash等等常用的指令。
  • /sbin – 存放可执行文件,都是管理命令只有root用户可以执行。Linux有非常多指令是用来设定系统环境的,这些指令只有root才能够利用来『设定』系统,其他用户最多只能用来『查询』而已。放在/sbin底下的为开机过程中所需要的,里面包括了开机、修复、还原系统所需要的指令。至于某些服务器软件程序,一般则放置到/usr/sbin/当中,至于本机自行安装的软件所产生的系统执行文件(system binary), 则放置到/usr/local/sbin/当中了,常见的指令包括:fdisk, fsck, ifconfig, init, mkfs等等.
  • /srv – srv可以视为『service』的缩写,是一些网络服务启动之后,这些服务所需要取用的数据目录。常见的服务例如WWW,FTP等等。举例来说,WWW服务器需要的网页数据就可以放置在/srv/www/里面。
  • /usr – universal shared read-only,全局共享只读文件,系统启动后需要加载的一些核心功能程序。

/usr/bin/* – 大部分用户命令。

/usr/sbin/* –  哪些非必要的系统管理软件的可执行文件就存放在这里。

/usr/lib/* – 库文件路径。

/usr/share/man/* – 存放Man帮助文档的。

/usr/include/* – C/C++程序头文件目录。

/usr/src/* – 存放源代码程序目录。

/usr/local – 一套独立的空间存放安装的第三方软件目录。

●/usr/local/bin/*

●/usr/local/sbin/*

●/usr/local/lib/*

●/usr/local/etc/*

●/usr/local/conf/*

●/usr/local/include/*

●/usr/local/man/*

●/usr/local/src/*

  • /var – 可变化的文件,包含系统中绝大数多随时变化着的数据比如系统日志。

/var/cache/*:应用程序的缓存数据。

/var/lib/*:可变状态信息。

/var/local/*:/usr/local的可变数据。

/var/lock/*:锁文件;用于硬件设备和其他多个应用程序共享的资源。

/var/log/*:日志文件与目录。

●/var/log/lastlog:记录最后一次登录用户信息。

●/var/log/messages:记录基础日志信息。

●/var/log/secure:记录系统安全相关日志信息。

●/var/log/wtmp:记录成功登录用户信息。

●/var/log/btmp:记录登陆失败用户信息。

/var/opt/*:/opt的可变数据。

/var/run/*:与当前运行进程有关的数据。

/var/spool/*:spool应用程序数据。

●/var/spool/mail:存储root用户产生的邮件信息。

/var/tmp/*:系统重启期间起到保护作用的临时文件。 

不可与根目录分开的目录(与开机过程有关):

根目录与开机有关,开机过程中仅有根目录会被挂载,其他分割区则是在开机完成之后才会持续的进行挂载的行为。就是因为如此,因此根目录下与开机过程有关的目录, 就不能够与根目录放到不同的分区去!

/etc,/dev,/bin,/sbin,/lib,/proc,/sys – 这些目录不能独立分区必须在/分区中,系统启动就需要用到的程序。

/usr/bin,/usr/sbin,/usr/lib – 这一套程序运行操作系统核心功能要用到的。


如果您觉得本站对你有帮助,那么可以支付宝扫码捐助以帮助本站更好地发展,在此谢过。
喜欢 (2)
[资助本站您就扫码 谢谢]
分享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